为全面宣传推广我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成效,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开辟“全环境立德树人成果展播”专栏,聚焦我市在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中涌现出的品牌项目、优秀案例、特色活动等,择优推广部分典型经验做法。
临清市第一初级中学
“四三三”全环境立德树人德育模式
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古城里,闪耀着一颗灿烂的教育新星--临清一中初级中学。这是一片孕育梦想、托举未来的圣地。建校四余年来,学校先后获得“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先进单位”“聊城市版权先进单位”“聊城市第二届全民阅读推广基地”“2023年度全国红领巾中队(临清一中初中部晨曦中队)”等荣誉称号。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以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为办学目标,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“品学兼优,身心双健”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一、四大工程筑基,稳固德育阵地
组建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,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。制定并实施《班级量化考核》《班主任管理办法》等规章制度,确保德育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聚焦师德师风建设,通过“特色班会观摩课”、名师培训等途径,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。定期召开班主任及学生会干部工作会议,举办“班主任风采大赛”,树立先进典型,激发工作热情,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。 借助“我向国旗敬个礼”等活动,利用重大节日、纪念日等契机,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感。精心设计“主题班会课程育人”体系,围绕学生生活、文明礼貌、习惯养成、社会热点等多个维度,制定月度、周度教育计划,确保德育工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。打造榜样教育、国情教育、传统文化、时政教育、校规校纪等五大德育主题,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,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、在感悟中成长。在全面育人的道路上,临清一中初级中学深谙因材施教之道,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特点与需求,制定了分级德育建设目标。七年级注重“规范行为”,通过强化管理与潜心研究,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,培养合格的初中生;八年级则着眼于“陶冶情操”,在扎实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,培养其成为成熟的初中生;九年级则致力于“埋头苦干、稳步提升、争先创优”,依托理想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,引导学生追求卓越,成为优秀的初中生。临清一中初级中学深知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因此特别注重精准帮扶工程的实施。通过德育干部分包重点学生、实行全体教师“导师制”以及学生结对子“一对一帮扶”等多种方式,学校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关怀与帮助。德育干部成立帮扶小组,深入了解并关爱特殊群体学生,特别是留守儿童,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的关爱与支持,每学期初建立和完善特殊学生档案,并对特殊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管理;全体教师则作为导师,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、家访等活动,从学习、生活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与指导。临清一中初级中学在德育工作中,积极探索并强化“三个途径”,旨在通过多元化、立体化的方式,丰富德育活动形式,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人文素养。 学校依托音乐、体育、美术三大学科,创新性地打造专题“人生规划课”、“人生体验”,将德育融入艺术欣赏之中。通过聆听音乐、鉴赏美术作品等方式,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,体验美的情感,形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。教师们精心挑选艺术作品,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引导学生从感知到体验,从联想到认知,逐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。同时,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鼓励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从而达到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的目的。学校深知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,因此致力于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,以环境之美净化学生心灵。一是利用电子班牌展示德育内容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他们的思考;二是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专题音乐,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,传递正确的价值观;三是加强教室文化建设,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主题文化的设计与布置,让教室成为他们展示自我、表达情感的舞台。这些措施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、和谐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,提升个人境界。学校专业、系统、多样的实践活动,将价值观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,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。通过军训、跑操比赛、开学第一堂思政课、安全教育等活动,厚植爱国情怀,增强学生体魄;“学习雷锋模范好榜样”活动营造学雷锋氛围,提升学生行为素养;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雷锋精神,感悟榜样力量;红马甲志愿者义务劳动,践行“互帮、互助、共进步”,于奉献中塑造品德与奉献精神,助力学生思想与行为成长;“种植一抹绿”活动着眼学生绿化与劳动实践能力培养;少年警队建设为平安校园助力;防范邪教、防溺水、反诈骗宣传等活动,让学生掌握了安全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社会担当与使命感;每学期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,为学生了提供展示自我、锻炼能力的舞台;学科活动也独具特色,“古诗词诵读大赛”“地理争霸赛”“历史知识竞赛”“理化实验竞赛”不胜枚举……每一次的思考,都是智慧的火花;每一次的努力,都是成长的印记。此前山东电视台首档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媒节目《成长没烦恼》来学校录制,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崭新活力与蓬勃生机。节目全网播放量10万➕,高达 330万次点赞 ,可观的数据不仅代表着节目的成功,更是学校德育理念与实践成果广泛传播的有力见证。在临清一中初级中学的德育建设与发展征途中,始终秉持着“三个助力”的原则,为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保驾护航。
每学期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精准摸排,建立成长档案,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指导。研发适合学生心育特点丰富心理健康课程。每学年开展“525心理健康周”活动,通过升旗仪式,公众号,班会以及素质拓展团建活动,心理映像疗法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,积极创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。每学年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,初一新生入学讲座,初二青春期女生专题讲座,初三“以心赋能,迎接中考”专题讲座。2024 年 9 月,与聊城市心理学会临清市工作委员会合作揭牌“阳光校园工作室”,旨在以专业引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,脚踏实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,为全环境立德树人贡献力量。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德育工作的生动实践。京剧社团,作为校园文化传承的亮点,生动诠释着“京剧艺术传承:从专家引领到校园播种”的历程。学校秉持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打造京剧社团,构建“专家引领 - 教师中转 - 学生传承”模式。专业京剧艺术家进校为音乐老师提供深度培训,涵盖台步、指法、经典唱段等内容。音乐老师吸收消化后,将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。学生们借此领略京剧韵味与情感,探究其历史、行当、服饰道具等知识,提升文化素养与民族自信。社团通过校内汇报演出,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艺术修养。凭借这一模式,京剧社团成员在“山青之星”比赛中表现出色,荣获山东省教育厅一等奖,指导老师也收获佳绩与荣誉。京剧社团也因此在2023年11月1日荣登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山东教育报刊。这些成果是对师生京剧水平的肯定,彰显学校艺术教育影响力,达成传统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的融合。从而在润物无声中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筑牢根基、添砖加瓦,成为培育时代新人高尚品德与文化素养的重要源泉,让立德树人的理念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得以生动彰显、绵延不绝。 (三)家校共育,培育责任担当:
学校在“全环境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理念指引下,家校合作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助力,共同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广阔天空。学校每年开学初和假期中的两次的家访活动深入家庭,了解孩子成长环境,挖掘潜力优势,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。教师和家长通过一起交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,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,健康成长。学校搭建多元交流平台,如“初中生家长教育经验研讨会”,家长们围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、学业、兴趣等话题深入探讨,在分享与交流中提升家庭教育素养。“亲子校园文化创意秀”让家长和孩子将青春活力融入校园环境,从教室文化墙到校园文化角,处处彰显家校共育成果,实现环境育人。家校沟通顺畅,家长会是信息交流的关键枢纽,老师分析学习表现、探讨青春期问题及应对方法。家校合作将持续深化拓展,整合资源,打造育人生态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
立德树人,铸魂育人。临清一中初级中学在以往德育工作中始终坚持“四三三”的全面育人特色德育模式,努力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。未来,学校会继续将立德树人“铭于心”“落于点”“践于行”。厚植临清教育成长沃土,登高而望,步步向前!
发布评论
还能输入 140字
用户评论